关于做好制定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工作的通知

发布者:蔡志翔发布时间:2025-10-11浏览次数:51

各学院:

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巡视整改工作的部署要求,切实解决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,强化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的建设与支持,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,优化师资队伍结构,支撑各专业高质量、内涵式发展,现将制定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工作的具体事宜通知如下。

一、制定范围

各学院的现设招生本科专业(含临时暂停招生的专业),均需制定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,做到一专业一方案。各学院应高度重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的方案制定工作,确保规划精准、措施有力、支持到位。

二、方案内容

方案应立足本专业发展现状、未来趋势及人才培养需求,具有科学性、前瞻性和可操作性。主要内容应包括:

(一)现状分析

基于近五年的师资数据,对本专业师资队伍的规模、结构(含年龄、学历、学位、学缘、职称等)、教学能力、科研水平、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。

要求准确找出本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优势、特色、短板与突出问题,特别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专业,要深入剖析问题成因,明确制约专业发展的关键师资短板。同时,应注重分析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素养、数字技术应用、教学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与现代教育要求的适配度。

(二)建设内容

基于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,围绕本专业发展目标,针对现状分析中发现的问题,提出未来五年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内容和举措。重点阐述但不限于以下方面:

1.人才引进。明确引进人才的类型、层次、数量、专业领域及具体措施。优先支持薄弱专业引进学科带头人、专业负责人与骨干教师。

2.学位提升。制定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支持政策,优化专任教师学历学位结构。

3.师资培训。规划教师教学能力、科研能力、实践能力、国际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与研修计划。应重点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要求,强化教师教学创新、课程思政、数字素养、智慧教学手段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的系统培训,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核心素养。

4.职称晋升。结合专业特点,提出优化职称推荐导向、支持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举措。在推荐过程中进一步突出教学业绩、教学改革与育人成效的权重。

5.岗位聘任。根据专业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需求,提出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与聘期任务。对于已停止招生专业的教师,研究制定转入相关相近专业的方案,帮助其平稳过渡。

(三)预期成效

清晰描述通过上述建设举措,到2030年本专业师资队伍在规模、结构、能力、水平等方面预期达到的具体目标与成效(量化指标与质性描述相结合)。

要求说明师资队伍建设对提升专业教学质量、科研创新水平、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预期贡献。

三、工作要求

(一)高度重视,加强领导。各二级学院应将此项工作作为巡视整改的重要任务来抓,认真组织研讨,确保方案质量。

(二)深入调研,科学论证。方案制定前应充分调研省内外同类高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经验,结合本学院、本专业实际,进行科学论证。重点关注兄弟院校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、应对产业变革方面的有效做法。

(三)统筹规划,突出重点。方案应服务于学校与学院的整体发展规划,与学科建设、教育教学审核评估、专业认证等工作相衔接,明确建设重点和优先顺序。资源投入应向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和关键建设领域倾斜。

(四)明确责任,细化任务。方案中应明确各项建设任务的责任人、时间节点和保障条件。

四、材料报送

请各学院在系统制定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的基础上,汇总形成本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方案。该总体方案应包含两部分:一是对本学院师资发展的整体规划,明确建设目标、总体布局与资源配置;二是将各专业的一专业一方案作为附件整合汇编。

请各学院于20251031日前,将本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方案(需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)的纸质版(加盖公章,一式一份)送至人事处师资科,电子版(含附件)发送至师资科邮箱。

其他未尽事宜请与教务处、人事处联系。

联系人:邸杰、蔡志翔

电话:8310590983105818

邮箱:rsszk@xzit.edu.cn

地点:中心校区行政办公楼B222

 

教务处 人事处

20251011

发布:蔡志翔    一审:董青    终审:洪涛

版权所有 © 徐州工程学院人事处 苏ICP备15063436号-1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328号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丽水路2号 邮编:221018 电话:0516-83105021